本報訊 (實習生張子鑫 記者於宛尼)鐵礦石是工業的源頭,關乎國家經濟安全。然而,記者近日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,2014年上半年檢驗檢疫部門檢出進口鐵礦石短重2000噸以上的重大短重案例25個,合計短重重量高達10.71萬噸,短重金額1065萬美元。鐵礦石等進口資源類商品貿易黑洞頻現。
  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達60%,每年的進口總量都接近7億噸。一旦大量不合格的進口鐵礦石涌入國內,不僅吞噬國內鋼廠的利潤,還會影響煉鋼企業的鋼鐵產品質量,給下游工業生產建設留下無窮的安全隱患。
  據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有關負責人介紹,8月4日和6日,廣西防城港口岸連續檢出兩批進口巴西鐵礦石嚴重短重。兩批進口鐵礦石分別由“CAPE SUPPLIER”輪和“ANANGEL GLORY”輪運抵防城港,經廣西防城港檢驗檢疫局檢驗鑒定,前一船貨物短少2717.3噸,短重率達16.36‰,短重貨值23.67萬美元;後一船貨物短少2080.2噸,短重率為12.14‰,短重貨值18.57萬美元。
  這隻是冰山一角。今年以來防城港口岸進口巴西鐵礦共計28船次,其中檢出重量不合格的有9批次,重量不合格率達32.1%。
  對於短重現象的增多,國家質檢總局新聞辦主任李靜稱:“巴西、印度等國雨季時間長,礦石含水率高,很難分辨是否為人為惡意。”這些也助長了國外部分貿易出口商為攫取利潤、減少損失故意“缺斤短兩”、“以水充礦”。
  長期從事貨代工作的周濤說,不合格的進口鐵礦石五花八門,品位不足更是難以辨別。有的是未經篩選加工的塊礦或原礦,有的礦石中還夾雜著草籽、石塊、樹枝,甚至含有大量劇毒、放射性物質。在新興市場中直接與國外礦商接洽的多是國內外中小貿易商,貿易關係很不穩定,一旦出了問題追究起來十分困難。
  (原標題:進口鐵礦石黑洞頻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02chpli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